核心工作

紙質文獻保存

音樂紙質文獻,指的是以音樂為主體內容,記載於紙質載體,具有保存價值之各類文件。例如:手稿、樂譜、書信、筆記、節目單、合約等。其保存工作可分為下列幾個階段:「取得」(acquisitions)、「評估」(analysis)、「登錄與清點」(accessioning)、「處理」(processing)、「保存」(preservation)、數位化 (digitizing)、「描述」(describing) 以及製作《檢索工具》(Finding Aids)

 

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民俗中心 (American Folklife Center, LC) 資深檔案研究員葉娜博士 (Dr. Nora YEH) 與美國華盛頓大學音樂圖書館榮譽館長周尚澤教授 (Prof. Judy TSOU) 指導下,中心自2010年起即透過專家講座、實務工作坊、選派專人赴國外檔案機構實習以及參與國際音樂典藏社群等方式,逐步培養專業人才;同時在計畫執行中,嘗試將理論應用於實務中,是目前華人地區對於音樂文獻處理具有最豐富經驗的團隊。

 

對於音樂類紙質文獻保存之步驟,大致可歸納如下:

 

 

取得與評估

 

音樂文獻的取得是所有保存工作的起點,在一般檔案館中,此類為建立與增加館藏而進行各種獲取文獻資料的行為,稱為「徵集」。徵集文獻時應充分考慮以下因素:

  • 館藏目標與特色
  • 收藏政策
  • 館藏優先順序、類別與限制
  • 合作與資源分享

 

在有限資源下,必須先對文獻的物件做一次概括性的評估,以準確地安排工作進程,順利完成典藏。評估的內容包括:

  • 對文獻進行必要的檔案研究
  • 與捐贈者及相關人士充分溝通
  • 制定工作計畫
  • 估算人力、耗材與經費

 

 

登錄與清點

 

當文獻移轉入館時,大部分的捐贈者或委託者會撰擬一份物件清單,隨同文獻一起入館;開箱時須逐條核對內容,若有遺漏或是不符的情況,務必盡快確認。若是沒有清單,典藏機構就須自行登錄建置,盡速確認文獻內容。

 

 

 

處理分類與編排

 

對於文獻的典藏工作而言,物件處理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。典藏人員會依據檔案內不同類型的物件進行整理與分類,接著以邏輯的方式進行編排。由於每份文獻檔案均有其特殊性與唯一性,形式與內容也各異,透過專業人員之手,方能清晰地呈現其脈絡架構。

 

 

 

保存與數位化

 

在一般的典藏工作當中,「保存」(preservation)是指盡力維持文獻原本的情況,或是降低因時間流逝而造成的損壞,最後以無酸性耗材進行保護,完整存放的過程。如果有損壞非常嚴重以致難以辨識內容或者無法保存的情形,則應在評估階段時即將物件登錄後抽出,送至專門的文物修復部門或機構進行專門的修復處置。

 

21世紀以來,數位化已是熱門的典藏趨勢,經由專門的技術,各類型物件都能以數位的形式進行保存。一方面可以減少原件被提調翻閱的機會,減緩耗損;另一方面,除了長期存儲,透過不同格式的轉製應用,在在提升學術、商業等各種目的之價值,對於國內外機構間的資訊流通與交換,都有莫大助益。

 

進行數位化工作之前,應先就數位化目的、檔案狀況、經費與設備等各項因素進行通盤考量,以選擇最適合之數位化方式。

 

 

 

描述與《檢索工具》製作

 

典藏工作的核心任務是「保存」(preserve)與「展現」(present),一份音樂文獻的保存,從取得評估、登錄清點、分類編排、乃至於完成保存與數位化作業後,實體物件的工作也暫告一段落。但是,妥善收存檔案之餘,如何讓外界獲知並了解這份文獻的內容與所在之處,以提供檢索、研究及後續應用,則是另一項極待進行的工作。

   

《檢索工具》就像是文獻的目錄,透過資訊技術,可以採用各種機讀格式對於檔案物件進行描述,最後產出目錄。